1985年,廈門市從日本引進的萬門程控電話系統正式投入使用,實現了從“搖把子”到“全電子”時代的歷史性跨越。四十載砥礪奮進,廈門信息通信業數字化從無到有、從小到大,實現跨越式躍遷,如今已然成為驅動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的核心要沖。5G、AI、大數據、云計算……前沿技術加速扎根、開花結果,全新數智引擎相繼點火,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列車疾速飛馳。
基建先行 打通數字廈門大動脈
“經濟要發展,郵電要先行”這一理念貫穿廈門信息通信業發展全程,成為打通數字廈門大動脈的行動指南。廈門以高起點規劃引領,編制5G專項規劃,深入推進 “信號升格”“寬帶邊疆” 專項行動,深度探索海域通信覆蓋難題,積極探索“萬兆”城市建設,兩個項目入選全國萬兆光網試點行列。在信息通信新基建的賽道上,廈門持續跑出 “加速度”,構建5G三頻立體網絡,實現 “海上看金門” 等熱門旅游航線5G信號全覆蓋;落地全球首個“5G-A通感一體低空協同組網”試點,構建起陸地、海洋、低空立體化5G-A 網絡;創新運用5G+云+AI技術,為中華白海豚打造智能守護屏障;培育百余個“5G+工業互聯網”標桿項目,賦能產業數字化轉型。
廈門5G基站總數達1.9萬個,每萬人擁有37.27個5G基站,實現高密度覆蓋。廈金海纜、省內首條國際互聯網專用通道相繼建成,從陸地到海洋,從低空到云端,廈門以通信新基建為筆,持續書寫數字城市建設的精彩答卷,為城市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。
科技創新 激活數字化轉型引擎
以科技創新為引擎,在5G、云計算、大數據等前沿領域加速突破,為城市數字化轉型注入澎湃動能。推出翼速云已服務超500家中小企業,助力企業IT成本降低 30%。借助AI大模型優化船舶設計,聯合高校、科研機構等多方共同研發全國首個船舶與海洋工程行業大模型“文鰩”,通過定制化海洋文旅方案,成為海洋產業智能化升級的核心驅動力。依托GPU智算等技術搭建廈門醫療云,構建起區域醫療互聯互通體系,形成可復制推廣的醫療數字化 “廈門方案”。加快低空經濟發展,構建低空交通智能感知網絡賦能交通治理,還助力翔安打造文體新地標,在醫療、交通、文旅等場景全面釋放低空經濟活力。創新構建“無人機+5G+AI”生態體系,打造“地面巡、天上察、網上督”的空地立體化治理平臺。搭建民用無人機航線報備管理系統,精準攔截“黑飛”,為空域安全裝上堅實“防護網”;無人機與 5G 報警平臺深度融合,大幅提升警務響應效率;高空視頻地圖與立體指揮系統的搭建,為城市智慧管理與低空經濟騰飛提供堅實支撐。
融合向新 干出數實融合新熱潮
以創新驅動數實融合邁向新高度,在5G-A、低空經濟等領域成果豐碩。依托超4萬公里通信光纜,建成超1000公里有線通感網,為城市防災減災筑牢智能防線;深化5G-A融合應用,與鼓浪嶼醫院合作搭建醫療物資應急配送網絡,已服務超2500人次。推動產學研協同創新,與廈門大學共建低空經濟聯合實驗室,打造五網一體低空智能融合測試場;推進DeepSeek-R1 671B滿血版大模型算力本地化部署,實現校園教學、科研、管理全場景智能化,樹立高校數智轉型“廈門樣本”。此外,創新開發的5G+AI質檢平臺,實現模具環保清洗與智能監控,成功助力銀華機械等20余個項目完成數字化轉型,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。
惠企便民 構建智慧服務新標桿
以數字化賦能民生服務,打造多領域智慧應用標桿。依托 “近鄰圖書館”實現全市公共圖書館“通借通還”,創新開發的智慧文旅平臺精準分析游客需求,成功入選全國優秀解決方案;建成全省首個國標校園安防平臺,為近1100所中小學及幼兒園筑牢數字化安全屏障。在普惠服務方面,加速推進適老化與無障礙改造,推出 “孝心卡” 老年通信套餐,打造營業廳智慧助老體驗中心,全面賦能養老產業,讓數字紅利惠及各年齡段人群。同時,針對白鷺體育場、鳳凰體育館等大型活動場所,通過創新組網與設備部署,保障網絡流暢,滿足市民社交分享、直播觀看等需求,大幅提升公眾活動體驗,全方位樹立數字化智慧服務新典范。
下一步,廈門市信息通信業將秉持更高站位,恪守初心使命,錨定“數字中國”戰略宏圖,矢志不渝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,加快“數智化”賦能實體經濟轉型,以實際行動踐行“人民郵電為人民”的宗旨,奮力書寫信息通信業高質量發展的廈門答卷。